“双11”落幕,很多人薅到了国家的羊毛


史上第一次叠加政府补贴的“双11”,家电、3C成最大赢家
文|《财经》特约撰稿人 李莹 记者 杨立赟
编辑|余乐
“如果没有‘国补’(国家补贴),我们是不会提前买的。”正在装修新房的莲子(化名)一口气买了十余件大小家电,因为最近政府补贴政策,她在“双11”的优惠之余,又省下了四五千元。莲子提到,没有“国补”的话,就算是“双11”她也不会买这么多。为了赶上这波优惠,她在家里还未装修好的情况下就下了单,并选择了延期配送。国家补贴,是今年“双11”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差异——用户买买买背后,是千亿量级的“国补”资金在默默托举。从各大平台的“双11”战报来看,家电和3C数码产品是今年国补最大获益者;在这两个领域占有优势的平台也借得东风,巩固市场地位。各大电商平台自2022年起不再公布“双11”具体成交总额(GMV),而是更强调一些看起来比较亮眼的局部数据。其中,淘天公布的是4200万付费会员——淘宝88VIP会员“双11”下单数量同比增长50%。京东则提到,其“双11”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%。各家也在比拼成交破亿、破10亿的头部品牌规模。比如天猫“双11”全周期,有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,同比去年增长46.5%;刷新历史纪录。京东也表示有超1.7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五倍,超3万个中小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两倍。根据第三方平台星图数据监测显示,今年接近一个月的“双11”周期内,综合电商平台、直播电商平台累积销售额为14418亿元,同比增长26.6%。但由于2024年“双11”周期比去年拉长了10天,所以同比数据的可比性受到影响。“国补”刺激力度最大的领域中,家用电器品类销售额为1930亿元,占比16.3%,同比增长26.5%;手机数码销售额为1706亿元,占比14.4%,同比增长23.1%。二者为综合电商平台销售额最高的两个品类,同比增速也最快。
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。图源:易观分析
责编 | 张雨菲
题图 | 视觉中国